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时间(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

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时间(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

健康资讯网 · 2024-04-25 11:43: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的通知。

国发〔2015〕30号

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时间(我国全面推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4月21日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意见

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号文件有关规定,织牢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根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有关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提出以下意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衔接,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基本原则。

守住底线。根据受助人医疗费用、家庭困难、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案,保障其获得必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援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整体协调。推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协调发展,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紧急救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制度合力。加强与慈善的有序对接,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高效联动、良性互动。

公开、公平。公开救助政策、工作程序、救助对象和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高效便捷。优化救援流程,简化结算手续,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救援时效性,充分发挥应急救援功能,让有需要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目标任务。

2015年底前,城镇医疗救助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合并实施,全面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进一步细化落实政策措施,实现科学规范有效运行医疗救助制度,符合有关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的要求。统筹政策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利。

2.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整合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将城镇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纳入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按照《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要求,“原来在社保基金财务账户中单独设立的“城镇医疗救助基金专户”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户”要并入政策目标。加快城乡在资金筹集、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方面的协调,确保城乡困难群众获得医疗救助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待遇公平。

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低保家庭成员和特困家属是医疗救助的重点对象。要逐步纳入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困难人员以及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纳入救助范围。适当扩大大病、重病医疗救助范围,积极探索对医疗费用高、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有严重困难的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救助。在各类医疗救助对象中,要重点加大对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力度。

保险、合作社补贴。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救助对象个人缴费给予补贴。对特困人员实行全额补贴,对低保家庭成员实行定额补贴,保障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具体资助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筹措条件等因素研究制定。

规范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的重点对象是因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卫生计生部门明确门诊可治疗的诊疗路径和疾病种类,可通过单病种付费等方式提供门诊救助。门诊救助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的需要和医疗救助资金的筹措情况确定。

完善住院救助。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发生的住院费用中,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在年度援助限额。援助率为70%。每年住院救助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的需要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减免受救人员住院押金并及时救治;医疗救助机构应当及时确认救助对象,并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定数额的预付资金,方便救助对象就医。

三、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在评估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重点救助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直接补助;其他救助对象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支付,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部分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主要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确定。已开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地区,还可参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关规定确定。

合理确定救援标准。考虑患病家庭承受能力、个人自付费用、当地融资条件等因素,分类别、分环节确定大病、重病的医疗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原则上,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高于低收入救助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高于其他救助对象。对于同一类型的救助对象,个人自付费用金额越大,救助比例越高。对重点救助对象全面取消救助门槛;对因病致贫家庭的重病患者设定起付额,对起付线以上的患者实行自费救助。

明确医疗用药范围。大病、重病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等原则上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对确需跨县上级医疗机构或医院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应按规定办理转诊或备案手续。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路径明确的重大疾病,可以按病种付费提供帮助。

加强与相关医疗保障系统的衔接。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确保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贫困大病患者,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保险赔偿和医疗救助。加强重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与疾病应急救助体系的高效衔接,将救助大门前移,主动为符合条件的疾病紧急救助对象提供救助。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共同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相关基础工作。

四、完善工作机制

完善融资机制。各地要根据救助人数、患病率、救助标准、医疗费用增长情况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报销水平等,科学测算医疗救助资金需求。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完善多渠道融资机制。县级财政应根据预计资金需求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合理安排同级财政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省、地级财政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困难地区的财政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在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各级财政融资的考核力度。各地要根据年度融资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完善“一站式”实时结算机制。确保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紧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公开透明,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受助人产生的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可先从医疗救助基金中垫付,受助人只需自付费用。结合推进异地就医医疗保险,积极探索重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管理机制。

健全救援服务监管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的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确定。民政部门要与定点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签订委托合作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服务规范,并会同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工作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商业保险机构做好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管理,防控不合理医疗行为和费用。医疗救助基金不承担因不按规定用药、诊疗、提供医疗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对违反合作协议,未按照规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造成医疗救助资金损失或者浪费的,终止定点合作协议,取消定点医疗救助医疗机构资格,并依法追究责任。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各地要加强医疗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建设,落实国家相关财税优惠政策、费用减免等政策规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疗救助,特别是对重大、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通过捐赠资金和物资,形成协同应对。对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提供救援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形成合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寻求慈善救助。着力发挥社会力量专业优势,提供医疗费用补贴、心理咨询、家庭关怀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减轻医疗经济负担、缓解身心负担。压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减轻因病困难群众的“难以承受的负担”,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进度安排,落实管理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监督检查,务求实效。要切实加强基层管理机构和能力建设,确保事事有负责人、有责任人,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医疗救助方案和政策设计调整,更好发挥医疗救助在救灾中的作用。对于医疗救助政策难以解决的个案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救助协调工作机制,专题研究解决方案,避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件。

相关资讯:

2021重庆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2020年重庆医疗器械展会)

推进医改工作(医改工作重点举措)

河南省卫健委纠风办(医疗卫生纠风工作责任制)

百万医疗app(百万医疗官网)

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至28万元(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至28万元以上)